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测量系统分析评价人员变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测量系统分析评价人员变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请教,做测量系统分析时,过程变差是如何计算的?

1、请教,做测量系统分析时,过程变差是如何计算的?

1).新生产之产品PV有不同时;

2).新仪器,EV有不同时;

3).新操作人员,AV有不同时;

4).易损耗之仪器必须注意其分析频率。决定研究主要变差形态的对象。

使用"全距及平均数"或"变差数分析"方法对量具进行分析。

于制程中随机抽取被测定材料需属统一制程。

选2-3位操作员在不知情的状况下使用校验合格的量具分别对10个零件进行测量,测试人员将操作员所读数据进行记录,研究其重复性及再现性(作业员应熟悉并了解一般操作程序,避免因操作不一致而影响系统的可靠度)同时评估量具对不同操作员熟练度。

针对重要特性(尤指是有特殊符号指定者)所使用量具的精确度应是被测量物品公差的1/10,(即其最小刻度应能读到1/10过程变差或规格公差较小者;如:过程中所需量具读数的精确度是0.01m/m,则测量应选择精确度为0.001m/m),以避免量具的鉴别力不足,一般之特性者所使用量具的精确度应是被测量物品公差的1/5。

试验完后,测试人员将量具的重复性及再现性数据进行计算如附件一(Ramp;R数据表),附件二(Ramp;R分析报告),依公式计算并作成-R管制图或直接用表计算即可。1)当重复性(EV)变差值大于再现性(AV)时:

量具的结构需在设计增强。

量具的夹紧或零件定位的方式(检验点)需加以改善。

量具应加以保养。

2)当再现性(AV)变差值大于重复性(EV)时:

作业员对量具的操作方法及数据读取方式应加强教育,作业标准应再明确订定或修订。

可能需要某些夹具协助操作员,使其更具一致性的使用量具。

量具与夹治具校验频率于入厂及送修纠正后须再做测量系统分析,并作记录。

关于测量系统分析评价人员变差和评价测量系统的五个特性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测量系统分析评价人员变差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评价测量系统的五个特性、测量系统分析评价人员变差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