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外国人评价公交电动化系统,以及外国人看中国电动汽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外国人评价公交电动化系统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外国人看中国电动汽车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 汽车上的电动空调和过去传统的车载空调有什么区别?

1、汽车上的电动空调和过去传统的车载空调有什么区别?

早在1885年,卡尔·本茨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世界汽车工业经过几次的革命和飞跃发展,使汽车成为今天人们的重要交通代步工具,并成为各国工业的主要支柱产业。而汽车空调的问世,却比汽车发展整整迟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

那时的汽车还是三轮”敞篷”的,对它们来说,大自然就是空调系统。

单一供暖空调

直到1927年,在美国纽约市场上出现了第一台汽车空调装置,当时轰动了世界各国汽车制造商。只是放到现在这种装置只能称之为"加热器",它只能为汽车车厢增加了热量,不过在冬天还是很给力的。

单一供暖空调首先在美国出现,利用汽车冷却水加热取暖,到1927年发展到具有加热器、风机和空气滤清器的比较完整的供热系统。但这种供热系统直到1948年才在欧洲出现,而日本到1954年才开始使用加热器取暖5

单一制冷空调

到了1938年,美国人帕尔德发明了汽车空调,他根据电冰箱“冷气”的原理,在一辆老爷车上进行了试验。又于1939年,将改进后的冷气机,安装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制造的林肯V12型轿车中,效果很好。

让人觉得可惜的是正当汽车空调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二战突然爆发了,致使汽车空调的发展一度中断。二战结束后,汽车空调的实用化、普及化才开始逐渐恢复发展起来。

十几年过去,直到1953年,美国的一些汽车制造厂商,将空调正式开始在普通的轿车上使用,接着便进行大批量生产汽车空调。当地装有冷气的汽车已达车辆总数的10%,计5万套。

冷暖一体化空调

1954年,第一台装有冷暖空调的轿车nash(纳什)问世。它的空调最终将控制开关放在了前排的控制面板上,并采用了电控开关和出风口,从而帮助人们有更多温度的选择。

从那以后,日本参考美国的汽车空调也开始试制生产,然后欧洲的汽车制造厂商也相继开始生产轿车用空调。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截止1962年,世界上轿车装有空调设备的已达75万套。

自动控温汽车空调

即使如此,汽车空调的研发也从未停止。1964年,第一台自动控温的汽车空调装置在美国通用公司的凯迪拉克豪华型轿车上。丰田、劳斯莱斯、奔驰等公司也不甘落后,到1971年,它们的高级轿车中都安装了自动汽车空调设备装置。这种方式目前仍在大量经济汽车上使用,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种方式。

1979年,美国和日本共同推出用电脑自动控制的汽车空调设备系统,并用数字显示,达到最佳控制。此时,汽车空调已进入第四代产品。

1989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大量生产的初期产品,主要有专用循环空气进口的“突进型”汽车空调。由于其对空气循环、外部空气的选择、出气位置的确定,以及除湿和温度控制等都较难实现,因而将主流改为空气混合型空调。

2007年,杜邦公司和霍尼韦尔公司共同向汽车行业推出了R1234yf制冷剂,R1234yf制冷剂的GWP值为4,它比欧盟法规要求的GWP值低97%。

汽车制造商和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组成的研究小组对这种制冷剂的安全性和制冷效果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测试,最终,R1234yf被认定为在环保和市场需求方面最适合未来发展需要的一种制冷剂。

如今相对普遍的就是自动分区空调了。分区空调就是自动空调的升级版本,是指在车内可以分不同区域对空调温度进行调节,最简单的分区空调也是分左右两区,较为复杂的则可分为四区,即后排左右乘坐人员也可各自调节自己身边的温度。

自动空调以及自动分区空调最早都只是在高级轿车上应用,而现在不到10万元的自主品牌轿车就能拥有

我国汽车空调何时出现?

我国于70年代,最早的汽车空调装置使用在长春一汽红旗轿车上。1976年,由原上海内燃机油泵厂今上海汽车空调机厂制造汽车空调,配套在上海牌轿车SH760A轿车中。

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汽车空调行业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仍是空白,汽车空调主要依赖CKD组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汽车空调产业开始快速稳步发展。由于各企业引进的技术、设备来自不同国家,行业没有统一技术标准可依,加上缺乏核心技术,我国汽车空调业承受着巨大威胁及压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外国人评价公交电动化系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外国人评价公交电动化系统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