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系统评价的四个阶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系统评价的四个阶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教学质量评价的第四个阶段是什么?

1、教学质量评价的第四个阶段是什么?

第一阶段——天真幻想。

许多新手教师天真地认为,要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就要与自己的学生一团和气、打成一片,并成为他们的朋友。他们几乎不考虑教学标准、评估或者是学生成绩。愉悦学生,让学生参与活动是他们对教学的理解。

第二阶段——维持教学。

在“维持教学”阶段中,老师们并未运用在D单元中讲解的那种教学技巧。他们将时间都花费在为学生找作业上,如:完成练习册,看录象,做课堂作业——一切是为了确保大家保持安静。学生的学习和成绩都未列入他们的教学目标之内;他们教学只是为了单纯的工作和薪水,这是他们“维持教学”的目标。

第三阶段——融会贯通。

那些知道如何让学生学有所成的教师采用的是有效的方法。这些教师知道如何管理他们的班级。他们为精通而教学,对自己的学生报有较高的期望。高效能的教师通过阅读文献和参加专业会议来钻研精通。学生去学习是他们的使命,学生取得成绩是他们熟能生巧后的目标。

第四阶段——潜移默化。

高效能的教师会使学生的人生变得与众不同。有许多这样的老师,他们的学生在多年以后重回校园,拜谢老师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要想影响到你的学生,你需要运用本书中所介绍的高效能的教学方法。只有当教师能对学生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时,学生才肯学。当你达到这一阶段,就已超越“融会贯通”的阶段了;你已经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教师。

当你进入到“潜移默化”的阶段时,你就可以回归到“天真幻想”阶段,去实现能够使你的学生的生命变得与众不同的理想或梦想。你也将成为教师中的佼佼者,带着一份骄傲感和成就感快乐地生活着,你的成果告诉自己,你为你的职业作出了贡献

教育评价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测量、描述、判断、建构和综合等阶段。

1、第一代教育评价叫测量。测量是获取教育数据的有效可靠方法,主要追求测量与测量结果的标准化、客观化,主要是测量技术与手段大量应用(真分数理论与技术的应用)。

2、第二代教育评价是描述。描述是对测量所得数据进行事实还原,再解释学生学习达成教育目标的程度,主要以教育目标理论或概化理论为应用,对每一次测验与考试的结果进行描述或描述性分析。这种“双基”测验与考试,正是导致“应试”的技术源头。

3、第三代教育评价叫判断。描述对于目标而言,具有统一性,而学生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所以在判断学生价值上就出现了冲突。追求学生认知的多元化,就导致了必须以多元化的价值标准来判定学生发展。在此背景下,根据测量所得的事实判断学生发展情况、以能力倾向判断学生发展的项目反应理论产生。对于这类评价来说,制定价值判断标准尤为重要。

4、20世纪80年代,第四代教育评价——“建构”时代开始了,主要研究教育建构过程、方法和特征,认知诊断理论和多维项目反应理论成为这个时期教育评价研究和应用的主流。

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教育评价发展到第四个时期──"结果认同时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系统评价的四个阶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系统评价的四个阶段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