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式家庭治疗的评价-系统家庭治疗法的特点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系统式家庭治疗的评价,以及系统家庭治疗法的特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系统式家庭治疗的评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系统家庭治疗法的特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家庭系统理论的提出者?
最早有关家庭系统的说法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在《自卑与超越》的第六章中,谈及了家庭对子女的影响。
正式的家庭系统理论提出,主要有鲍恩(Murray Bowen)和萨提亚(Virginia Satir)。
鲍恩提出了自我分化和代际传承等重要概念,他的家庭系统理论可以阅读《Bowen家庭系统理论之八大概念》。
萨提亚在1951年针对患精神分裂症女孩及其家人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了其他家庭成员对来访者心理问题的影响。于是,萨提亚在人本主义流派的基础上,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剧等各家所长,开始针对家庭这个小团体进行系统治疗。萨提亚出版的《联合家庭治疗》,标志着心理咨询的“第四势力”家庭系统治疗的诞生。她的工作方法,被称为“萨提亚模式”。
家庭系统理论由穆雷鲍恩博士提出。
他认为,要理解一个个体不能将其与其他人隔离开,而是应该将其看作为家庭的一部分,因为家庭是一个情感的单位,是家庭成员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个系统。
因此,在与这一系统隔离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个体可以被理解。
鲍恩认为,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以及遵守的规则,他们根据各自的角色要求以特定的方式对他人进行回应。
在这个系统中,家庭成员的行为由其他成员引发并以预期的方式引起其他成员的行为,维持相同的行为模式可以让家庭系统保持平衡,但也可能使家庭功能紊乱。
一般来说,家庭系统包括四个元素:家庭结构、家庭互动模式、家庭功能和家庭生命周期。
家庭系统理论的创始人Murray Bowen提出,家庭是一个复杂的跨代关系网络,家庭成员既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又在各种情感互动中彼此相连。
关于系统式家庭治疗的评价和系统家庭治疗法的特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系统式家庭治疗的评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系统家庭治疗法的特点、系统式家庭治疗的评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