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系统评价指标及原则,交通评价方法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交通系统评价指标及原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交通系统评价指标及原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道路状况评价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水泥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内容应包括路面行驶质量、路面损坏状况和综合评价,相应的评价指标为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路面状况指数(PCI)和综合评价指数(PQI)。
1、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 主要通过分析实验林场道路行驶质量指数RQI=10.5-0.75IRI,根据行驶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对实验林场道路情况进行等级划分。其中IRI = a b*BI,式中BI为平整度测试设备的测试结果;a、b为标定系数。在使用中,各地可根据实际的标定结果确定其取值。我国现行规范《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O59一95)》中规定了我国目前路面平整度测定的方法有:3m直尺(TO931一95),连续式平整度仪(TO932一95)、车载式颠簸累计仪(T0933一95)。在本论文中,依据实际情况需要,采用连续式平整度仪对试验林场路面平整度进行测量。RQI数值范围为0~10,如出现负值,则取0;如结果大于10,则取10。
2、破损状况指数(PCI) 主要通过分析实验林场道路的破损状况指数PCI=∑∑DPijkWij对实验林场道路进行评分,其中:C为初始评分值,一般采用C=100;DPijk为i种损坏、j级严重程度和k范围的扣分制;Wij为多种损坏类型和严重程度时的权函数。各种损坏类型和严重程度对路面完好程度即其衰变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路面使用要求的满足程度有不同影响,对养护和改建措施有不用的需要。旗舰很难建立明确的定量关系。因而,只能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类似于行驶质量评价中采用的方法),确定不同损坏类型、严重程度和范围的扣分制DPijk。在本论文中可对路面的损坏状况、损坏严重程度和出现损坏的范围及密度三方面进行研究。
3、抗滑性能评价 路面抗滑性能的测定方法最直接的是模拟车轮荷载在路面上的滑动摩擦或滑动—滚动摩擦状态,测定此时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测试轮压或测试荷载的关系,常用的有制动距离法、锁轮拖车法、偏转轮拖车法,也可以采用简单的摆式仪法。抗滑性能的评价指标是:横向力系数(SFC)/ 英国摆摆值(BPN)
4、(PQI) 要进行路面综合服务水平的评价时,可采用路面质量指数PQI=S1XP1 S2XP2 S3XP3 S4XP4。其中,S1、S2、S3、S4分别表示路面平整度、损坏状况、承载能力和抗滑能力指标所占的分数;P1、P2、P3、P4分别表示路面平整度、损坏状况、承载能力和抗滑能力指标所占权重值。在论文中用到的主要是路面平整度和损坏状况和抗滑能力指标三项。
道路状况评价包含路面、路基、桥隧构造物和沿线设施四部分内容。道路技术状况用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MaintenanceQualityIndicator)和相应分项指标表不。
nbsp; 各指标值域均为0〜100。
nbsp; nbsp; 分项指标包括: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PavementQualityorPerformanceIndex);路基技术状况指数SCI(SubgradeConditionIndex);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指数BCI(Bridge,TunnelandCulvertConditionIndex);沿线设施技术状况指数TCI(jraffic-facilityConditionIndex)0
道路交通状况的评价指标 1. 最高限速 2. s=(1/最小车距)
3. 单位区间内的车辆数(拥挤程度)
4. 车辆间距小于安全距离的车辆数(百分比)
5. 车速高于最佳行驶速度的车辆数(百分比)
6. 车速小于最小车速的车辆数(百分比)
7. 平均速度 8. 平均流量 9. 最小速度 10. 单位时间单位长度内的平均超车次数 11. 车辆速度分散度对最佳速度分散度的偏移量。
关于交通系统评价指标及原则和交通评价方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交通系统评价指标及原则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交通评价方法、交通系统评价指标及原则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